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在西安财经大学就读是什么体验?(西安财经大学如何获得学位证)

2024-09-20 13:54:26杂谈210

又是一年高考时,自18年从仙财会计系毕业已经有三年了,说起来还是蛮感慨的。细细想来,菜园的四年,给了我不少灰暗的记忆,也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回忆。鉴于这个问题下的有效回答很少,多数是情绪化的发泄。作为一名仍眷恋着母校的毕业生,我觉得还是得做点什么,为各位提供一个更加公正一些的视角。

为了避免误会,我强调一下,本回答具有较强的主观感受,只能视为“一名毕业于2018年的会计系学生眼中的西安财经大学”的就读体验。具体说法仅供参考,无法真实地描述整个XUFE。要想了解最客观的数据,建议您上官网查询;如果想了解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院的详细就读体验,建议看看其他同学的发言。

------下面是正文-------------

1. 本科教学质量与师资力量

总体来说,我认为XUFE的优势在统、商、经三院,而师资力量最强的应该是统院,原因是西安财大继承了老统院的精华,又作为统计局共建的高校,统计系的师资应该尤其出色,近几年也越发受到重视,国内外顶尖大学博士出身的任课老师数量较多,也间接导致了商院和经院的统计课办的也还不错,至少我远在商院是感受到了老师的水平。

而如果让我来推荐专业,我或许会推荐你们关注国家“双万计划”里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目前XUFE入选的专业是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学,除了电子商务有点让我意外之外,其他几个专业都很符合我们校友们的认知,也正好对应了最强势的经、商、统三院。此外,统计学、财政学、会计学是XUFE的三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同样也对应着这三个院),故而统计学和财政学也可以重点考虑。

如果实在分不能及,商、经、统三院里与国家级专业相近(事实上共享师资)的专业可以作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典型的诸如财务管理、审计学、经济学……再往下走的话,不在上述专业之列的省一流本科专业也值得考虑一二,比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

接下来,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我说说自己对商学院任课老师们的看法吧。先说说不满,我认为教师团队博士率还是太低(官方统计似乎是60%?),师生比较低,学术团队力量仍不够强大。(虽然现在官方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改名后不断地试图引入高端人才。希望未来能有所改善吧。)当然,这些因素对于本科生来说,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我也得说,在这个基础上,有一大批中老年教师对教学任务不够上心,偏于照本宣科,完全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课堂的低反馈又进一步让他们更加不上心,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或许是国内大部分学校本科教育的通病,但是普遍性仍无法否定其产生的恶劣后果,所以我依然在此处点出,希望未来校方可以更加重视。

当然,平心而论,仙财商学院依然是有一大批上课精彩纷呈、充满热情、对学生抱有最大善意的老师存在的:比如说我们这一届的答辩魔王,我的论文导师舒伟教授。十分感谢舒老师,正是有他参照中大立下的较为严格的要求,和阐幽明微地对论文写作的讲解,我的论文写作才能打下一个较好的底子,不然我在研究生阶段中在与来自985、211的毕业生进行论文的比较竞争时,估计会压力山大;比如说每天身着不同花色的绣花古风黑衫、花布鞋,被我们私底下称为“花仙子”的徐润芳博士:中级财务课直接拿CPA会计课本和会计准则来上课,讲课高屋建瓴,鞭辟入里又贴近生活,确实是我六七年会计生涯中遇到的讲课水准最高的几位会计老师之一。而且非常乐意帮助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校外活动,我所在的某竞赛小队便曾有幸为徐老师辅导过,其中得到的许多观点和指导至今受用........

其实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会计系轻松愉快、善于开导的“马菩萨”(大雾);总是忧心忡忡、为学生前途担忧的“强哥”;市场营销专业风度翩翩、深入浅出的王勇教授.......我始终尊敬、感谢着这些老师们。

2. 校友资源

据在西北地区国企和政府单位上班的同学反馈,XUFE在这些领域的校友资源极其丰富,所以类似的单位也对XUFE的学生有较高的认可度。然而长三角活动的我表示,在沿海地区其实还是很少遇到校友。尽管这两年明显来东部的仙财毕业生变多了,但总量依然不够,以至于沿海地区企业的HR很大概率是对西安财大没有什么概念的。

3. 毕业去向与就业

XUFE不是双一流院校,就业肯定是受限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就业市场。但是作为西北地区小有名气的、就业导向的财经院校,她能给你提供的舞台,也没有的人说得那么糟。

(第二节提到了沿海地区企业的HR很大概率对西安财大没什么概念,但应该庆幸的是,本身这个校名挺好听。如果一个企业不介意“双非院校”的标签,外加上你表现出的综合素养达标,相信学校不太成为你的大缺陷的。)

泛会计系(会计、审计、财管)中,印象中最常见的还是国企财务(中建中铁陕煤等),选择审计的也不少,以“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西安和北京所为主。考研的话,虽然比例不算高,但是奇怪的是能考上的一般去的学校似乎都还不错,记忆基本都是央财、北国会、西交大、陕师大、西北大、吉林大学、西北工大一类名校,双非里当然以本校研为主,此外去西理工、西外的比率也较高。

如果上面的概述过于笼统,我还可以再给出我所在班级同学的大概去向,这个信息或许更加准确,反映的情况也更完整真实:出国以卡迪夫,利物浦(包含西浦),港中文、曼大为主;考研的印象中有去西交大,西理工,西外的;就业来说,银行、市属省属国企的国企财务和审计是主要择业去向,银行基本为四大行+兴招交信的西安城区分行,审计以内资八大为主,去“四大”的也有两三个。我们寝室五个人,其中两个去了中建X局,一个去了陕煤,一个去了吉利。此外,去咨询、风控类企业的也零星有几个。应该也有选择考公的,但是因为我一直志不在此,所以也没特别关注。(不过我们班是小有名气的“出国班”,出国留学的人数比正常会计班要多)

我见到很多人控诉学校品牌太“弱”,成为其前往“更好”单位的绊脚石。这个实在是让我很不解:首先高考分数总是和学校水平匹配的,如果你有985的分数,怎么可能选择XUFE?但如果你高考只考到了XUFE的对应分数段,想要去985扎堆的“更好”的就业去处,就请自己多下功夫,学校给不了你的,你自己难道不能争取了?事实上也确实是有一些同学最后去到了你们所谓“更好”的单位,印象中还真是有一些仙财出身的同学(17,18,19届)最后去了上/深交所、一线城市国投、省级国资委、省级银保监、券商的投行&资管之类的地方。

补充:然而,还是要补一个负面言论,XUFE虽然自诩是就业导向的学校,但是对学生就业的督促似乎还是不太全面而真切的(至少在我就读的几年里),或许是囿于陕西这片地区的相对保守,校方对就业市场的认识似乎还停留在2015年之前的黄金时代,对学生的就业辅导没有一个很到位的路线教育,以至于我们这一两级的学生在出去面试时总会感觉有些错位——我们在学校学了那么多东西,怎么就业时HR却整天关注一些陌生的名词?为什么我3.7的GPA却输给了GPA3.1的这家伙?好在近两年就业处的领导貌似换了一批青壮派,就业培训的呼声似乎也提高了不少,但按我的观察,感觉普及性依然不高,且培训内容里对招聘市场的需求把握似乎也略有过时。关于这点,强烈建议XUFE的领导多向上海江苏地区的双非高校取经,诸如上海对外经贸、南审、浙工商一类的学校,对于学生求职的培训和引导真的有点牛皮。

4.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本身其实是一个比较虚的东西,互联网时代下的国内高校,除了那几所最顶尖的院校,以及具有鲜明行业特性的院校(军、警类院校),其实都差不多。所以我打算讲点相对实在一点的内容,比如XUFE的学生组织以及校园活动。

首先,仙财的学生组织无疑是相对丰富多元的,主要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团学体系、社联体系、其他。团学体系包括了校学生会,各院的学生会与团委以及其下属的辩论队、国旗护卫队等等,这部分组织因为实际上的最高管理人员其实是行政老师,相对官方化,单独划为一类。社联体系包括了社团联合会,以及下属注册的大大小小社团,比较大的印象中有轮滑社、辩论社、晨风杂志社(这个貌似后来独立门户了)、游泳俱乐部、音乐社、骑行社.....这个体系相对更加自由,以及没有团学体系那么“官派”,十分随性,而且除了联合会机构以外,普遍针对某一项爱好,在里面很容易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其他”类里主要包括一些独立于团学和社联两大体系的组织,比如大学生乐团、舞蹈队、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校广播台....其中氛围大概是团学和社团的中间值,这部分组织我了解的不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至于校园活动,虽然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大型活动难寻,但好在乱七八糟的小活动特别多,只要你留心,会发现几乎从年初到年末,都有各种名目的活动可以参加,图书馆活动厅可谓“夜夜笙箫”。音乐类、语言类(演讲、辩论、相声)、知识竞赛类、创业方案类、运动类(彩虹跑、马拉松、校运会、趣味运动会...)、社团类.....绝对可以满足你喜爱热闹的心。

5. 学习氛围

相信很多准大学生们都很关心这个所谓的“学习氛围”问题。我必须得说,哪怕是商院,学生之间整体的学习氛围远低于大部分人的高中班级,常年旷课、考试靠突击的学生大有人在。当然啦,这又要说到一件事,中国内地的大学向来是两极分化严重的,殊不见一边西门外网吧日夜喧闹,另一边图书馆自习室空位难寻。想体会什么样的大学学习模式,关键还是看你所处的圈子。

另一方面,站在一名职场人的立场上看,我觉得,在进入大学以后,对学习的理解应该要有所变化了,追求学习氛围的带动本身其实是有问题的。毕竟,大学里大家的目标、起点和计划都不一样,单纯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可能并不是你的首要考虑。打个比方,如果你未来想要考公,那么你在维持一个正常的专业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更应该做的是进行公务员考试的相关储备;如果你未来想要进“四大”,你可能需要更加注重ACCA考试、审计相关实习,平时课程只需要在考试时保证80以上的均分就好了.....甚至于,在大一大二,很多同学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最重要的可能反倒是不断地去尝试,去政府部门打打杂感受一下公务员的工作?去争取蹭个老师负责的社会调研课题旁观一下高校研究人员的日常?去会计师事务所感受一下乙方专业人士的生活?无论如何,进了大学以后,学习的概念其实已经扩散化了,并不是只有天天死揪课本,牢牢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才叫学习。

6. 交通条件

XUFE有四个校区,分别为在长安区神禾塬上的本部(长安校区),散布在雁塔区曲江附近的雁塔校区&翠华东校区&翠华西校区三个老校区。

从2018年的视角看,位于荒郊野外的长安校区的交通是比较不便的,在我读书的时候,想要去诸如小寨、南门之类的商圈玩耍,通常只能打车/323公交出行,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坐十分钟的323公交去2号线尾端的“韦曲南”乘地铁。但是最近似乎听到了不少开发南长安的呼声,未来两三年预期会建成2号线南延长线,从校门口可以直接进入“常宁宫”站搭乘地铁,想来这样应该是会好上不少。

相比之下,三个老校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毗邻小寨商圈,坐落在世界级的历史文化景区大雁塔&曲江附近,交通可谓四通八达。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怀念在雁塔校区读大一的那段日子(我们这一届商院全体大一被安置在雁塔,大二才搬去长安),一下课就跑去小寨胡吃海喝,晚上出校门右转就能去大雁塔公园散步。

7. 硬件设施(包含住宿条件)

如上文所述,XUFE有四大校区。总体而言,本部(长安校区)的硬件设施无疑是最新最好的——统一的设计风格,宽敞的校内马路,密集的植被树林,内有两座两层的大食堂(内有清真食堂)、游泳馆、室内球场、全规格足球场、专门的学生活动中心,天猫超市....而位于曲江附近的三个老校区因为使用年数较长,虽然时常有小规模的修葺,但也免不了显得设计老旧,道路狭窄,一些设施亟待更新。但是三个老校区也都有各自的图书馆、食堂&清真食堂。

具体专业的校区分布,这个说不定,一般来说商经统三院大概率都在长安校区,但是我们14年入学的这批人,商院和经院分别在雁塔和翠华东度过了大一,大二才搬去本部,所以也很难说。不过现在翠华东校区已经被改造为了创业园区(本节后文会提到),我依然认为商经统院大概率会在本部,但如果是文法学院之类的....我只能祝你好运,大概率雁塔/翠华西校区无疑,好消息是,未来几年中,雁塔/翠华西校区很可能迎来重做改造。

长安校区:

黄昏下的二教及远方的秦岭(拍的时候正在修建学生活动中心,所以有一块地方是土坪)
长安校区知味苑(因靠近男生宿舍,又称男生食堂)
校本部女生宿舍楼

上面这几张照片是我从相册里搜出来的老照片,下面这几张是我从网上搜来的,图侵删...

大门内正对着的XUFE广场,轮滑社一干骚人常年占据的地方,往往只有国旗护卫队能赶走他们LoL
大活中心,印象中吉他、音乐社常年活动的区域,一般招聘会也发生在这边。
巍巍秦岭下的图书馆,在里面自习特别有氛围,曾经还因为拿课本占座现象泛滥被抢不到座位的同学含愤举报上过央视。旁边矮矮的那一侧就是“夜夜笙箫”的报告厅,较大型的学院晚会和颁奖典礼一般都在这里。
二教前的小花园,常年有人在这里背书、练英语口语。

关于宿舍,长安校区的男生寝室是五人寝,上床下桌。女生寝室是六人寝,伪.上床下桌。翻了半天,实在找不到当时我宿舍的照片,于是在网上找了一张,我作证第一天搬进去时确实长这样(后来?后来哪能这么整洁哈哈哈)

男生宿舍五人寝(会附带一个小阳台,照片里没拍进去)

翠华东校区:

近两年来,西财和曲江新区合作,将翠华东校区整体翻新改造为一个创业园区,应该是不会有新生被安排在这个校区了,但是也还是值得期待其在将来发挥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友情提供,我获取了最近新翠华东的一些照片,供大家参考(更新于2022-5-1)

雁塔校区:

待填坑

翠华西校区:

待填坑

8. 饮食条件

(暂时无图,有空更新)

说实话,西安的大学普遍食堂都还不错,相较于我比较熟悉的湖南和江苏的大学来说,这边的大学食堂饭菜又便宜,又多样化。XUFE食堂中的标准配置是两个以上的常规的打菜米饭窗口,包括盖浇饭和餐盘米饭,5-10种面馆,包括兰州拉面(比绝大部分湖南、江苏吃到的西北面馆的拉面正宗多了)、陕西各种面(印象深的有蘸水面、biangbiang面、三合一面、油泼面等等)、四川面馆(如豌杂面、小面、担担面等等)、山西面馆(焖面、蒸面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的花活窗口,这也是我最爱去的部分,印象中有瓦罐汤套餐、东北朝鲜族烤肉、湖南木桶饭、铁板烧、锡纸焖饭、炸鸡饭、台式料理(卤肉饭、“台塑”牛排饭)、韩餐等等,而且都做得较为地道,就算有改良,也相对可以接受,给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回忆,大学四年体重从70KG一路飙升到83KG,也真让人惆怅。

(貌似学校在18年末-19年改造了食堂,有人说在改造以后食堂没以前好吃了,但是我没去新食堂尝试,也无权发言,只能以我印象中的情况来评价了)

9. 行政管理

我本科期间在商院学生会待了两年多,所以与行政老师的接触也较正常学生更多。我的体会是,行政老师普遍架子大,有一定的官僚气息,而且年龄越大越明显。学生会更像是老师权力的延伸,是行政老师的下级,行政老师普遍并不能很好的与学生共情,像官员胜于老师。要是刚毕业时的我来写这个回答,你们估计会看到我更多的披露和谴责,不过现在我对学校行政管理的评价其实是相对更好了。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在本科毕业后,我接触到了更多大学的行政老师,也收听到了来自全国各个大学的朋友对其行政老师的一些吐槽,我逐渐开始发现,其实大部分非顶级大学的行政老师,都是这副模样,并不是XUFE的特产,起码XUFE的行政老师还没有被我发现有拿学生的毕业之类的事情来强迫、讹诈学生的事例(我对国内大学行政老师的要求还真是低)。其二则是一则亲身经历:19年暑期我回了一趟学校,拜托学工办、档案室为我补充提供一些资料,本来以为会受足脸色和怠慢,也做足了心理准备——哪知道,全程办事流程十分清晰,负责接待的小姐姐和大哥待人接物都十分和蔼亲切,堪称手脚麻利地帮我处理好了所有事情,没让我跑来跑去,甚至还额外给了一些纪念礼物。这让我十分惊讶,后来才知道,貌似18、19年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具体整治了什么不清楚,但是从我的体验管中窥豹,应当是真的有一些变化。

--

第一次在知乎上这么长篇累牍的写一篇回答,主要还是被某些匿名人士的消极言论气到了。某些人认为大学便是天堂,只要熬过高中的所谓苦难,就能在大学走上人生巅峰,一旦没有达成这种幻想,便怨天尤人,并幻想出一个填报志愿时可能的更好选择,并赋予那个选择一切美好的特质,这和现在被全网嘲的慕洋公知的心态何其相像?

我家是某老牌双非一本(现双一流)的校友世家,又因为我女朋友一直在某211院校读书,外加上我本身有刻意去从朋友处了解各个普通一本和985、211院校的就读体验,我至少对普通一本和211院校的内部环境是相当了解的(起码比那些整天抱怨喊“快跑”的人更了解)。然而, 不幸的是,相信我,如果你分数够不着985或者强211的门槛,那些匿名英杰们抱怨的几乎所有事情,都普遍存在于你能去的所有学校(其实类似行政系统臃肿官僚,思政与选修水课的老师上课不干正事这类的问题,在诸多中下游211高校也很常见,985院校也顶多是说稍微好一点)

如果你本身可以上211级别的院校,除非有什么特殊的情缘,我肯定是建议你赶紧去报211,来什么XUFE?有毛病。如果你觉得自己高考没考好,从现在就有雄心壮志想研究生考/保研国内顶尖院校来弥补遗憾,那么我建议你去看一看高校排名,尽量往高的学校报(财经院校普遍综排低)。但是,如果以上特点你都没有,而你所谓的选择,只是在一群力所能及的双非一本里挑个高的,而且还想学个会计统计啥的?那么,我觉得XUFE还算可以吧。

最后,欢迎大家报考西安财经大学,来领略秦岭山脚下美丽的神禾塬风光。再用改自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的这段话赠与各位校友以及未来校友,共勉:

愿仙财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